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 刘静怡
乘着科技之风,浙江余姚正在推进“智慧急诊”建设。6月7日,余姚市卫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锋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云急救中心建设,在这个常住人口125.4万的城市,己初步建成县域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这就意味着,未来,人人都能平等享有急救急诊资源。
(资料图片)
“云急救”协助实现上车即入院
“突发胸痛已经2小时了!”一天上午,胡先生因身体不适至乡镇卫生院就诊。门诊医生在书写电子病历时,“突发胸痛”的关键词在系统中弹出提醒——需将患者转入该院抢救室。充分评估病情后,医生将胡先生转入智慧急救单元,智慧分诊系统自动进行预检分诊和入抢登记,胡先生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自动关联至智慧急救单元。
“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马上转运至有手术能力的余姚市人民医院。”午后,工作群中传来消息,这意味着胡先生需要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闭塞或狭窄的心脏冠脉血管打通。
云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与马渚卫生院进行云指导。受访者供图
医生护士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电子病历书写、病情告知等操作,另一方面,在转院登记系统中激活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系统,选择目标医院后,120急救站立即派发车辆。
在胡先生进入救护车的那一刻,通过智慧急诊系统,云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已经为胡先生开通了绿色通道,预付了治疗费用,预留了抢救室床位,做好了手术准备。
为了进一步缩短时间,在120上,医生就与胡先生及其家属进行了急诊介入手术预谈话。如遇到疑难问题,120医生也可通过“5G+AR远程会诊系统”连接云急救中心的值班医生进行指导或协助手术谈话,车内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120医护人员的医疗动态均可在云急救中心实时可见。
一到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一份预先打印好的手术同意书立刻递到了家属手上。
120医生通过5G+AR会诊系统向云急救中心值班医生进行“云交班”。受访者供图
对于急诊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在“急诊急救大平台”余姚模式下,急性胸痛病人、溶栓期内的卒中病人、多发伤病人等都争取了更长的治疗时间窗。从2021年4月运行至今,对于这一类时间换生命的急病来说,这一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入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从原先的平均76分钟,如今缩短至46分钟,抢救室严重创伤死亡率,从5.37%下降至4.32%。
马渚卫生院医生与云急救中心进行5G+AR远程会诊。受访者供图
“急诊急救大平台是县域内各个医共体急救网和120急救中心共同组成的以时间轴为核心的急危重症救治的急诊救治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了120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急诊病房-社会急救一体化管理。”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黄增介绍。
为保证每位急诊患者都能得到有效、及时救治,余姚市从卫健局层面构建县域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成立了急诊联盟,重新定义了急救医疗三级救治体系,在“智慧急诊”信息化手段助力下,实现区域内医疗单元的互联互通,一、二级医疗单位建立起“智慧抢救单元”,把核心医院打造为急危重症救治平台,已初步建成县域急诊急救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余姚共有5家公立医院,20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余姚市人民医院,2022年的急诊接诊量就达到36.7万人次。余姚市医共体急诊急救信息化平台已建成,能够贯通急救数据的信息系统已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及其成员单位投入使用。今年年底,余姚市其他3家医共体牵头单位及成员单位也将实现全面配备,这意味着余姚4个医共体共同建设成急诊急救大平台后患者转运和救治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10年,打磨智慧急诊“中枢”
如何将全县医院协同起来?借助信息化手段,跨越医共体界限的急诊诊疗成为可能。
在“云急救中心”设置的县域智慧急救系统。受访者供图
十年磨一剑,这个统领急诊科运行的信息系统凝聚了急救工作中遇到的点点滴滴,它的完善和成熟,历经近10年。
在李子龙眼里,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摸索智慧急诊建设的过程。
创建初期,这一系统实现了急诊预检分诊、抢救室危重病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功能,随着对急诊信息化进程需求增大,结构化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救护车车载急诊信息系统,动态心电监护信息等功能被纳入其中。
李子龙告诉记者,几乎每一个功能的研发都来自一线医护的实际需求。他举例,每个进入抢救室的病人都需要进行一级护理,这意味着护士每隔一小时就要对病人进行观察,在余姚市人民医院抢救室内有27张抢救单元,光这项工作,24小时就需要配备3个护士。
“我们开发了生命体征自动采集系统,这意味着病人信息将自动同步到护士的护理单中,通过信息化,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而且数据更精准,信息收集的间隔也可以更短。”李子龙介绍。
2022年底,在余姚市卫健局的要求下,这一综合急诊急救信息系统将推广至全市所有医共体,共同构建其余姚市医共体内急诊急救信息平台。
“这一全程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就是我们信息化建设的‘1、2、3、4工程’:1是指信息一次输入,全程共享;2是指分别覆盖所有医共体成员单位、覆盖所有急危重病人;3是指对危重病人实现数据跟踪、利用抢救室电子病历防止漏诊误诊、实现所有急危重病人救治时间轴生成;4是指基本保证,保证信息安全、保证全程数据能及时抓取、保证与医院HIS系统安全链接、保证能自动提供上级质管部门所需数据。”李子龙指出。
打造云急救中心,实现“云急救”应用场景
在余姚市人民医院云急救中心,一块多功能划分的LED大屏展现在眼前,这块被称为“驾驶舱”的屏幕犹如余姚市的急诊智慧大脑,集成了10大医学应用系统,以“云急救”为核心应用场景,24小时值班的医护人员通过5G等信息技术对各类急救现场给予实时24小时专业在线指导,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5G+AR远程会诊系统”及“上车即入院”功能。
马渚卫生院智慧急救单元。受访者供图
余姚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孝杰回忆,“5G+AR”成为支援基层医院的新尝试。“我们利用AR眼镜进行远程会诊,只要基层医生戴上眼镜,病人的真实情况就能展现在县医院医生的面前,相应的资料马上就能看到,更权威的医生远程指导,让患者留在基层也能得到更高水平的救治。”
云急救中心专家团队与基层医院进行5G+AR远程会诊。受访者供图
这一尝试也在被不断推进。在余姚市西部偏北的马渚,建有全市较大马渚中心卫生院,这一乡镇卫生院每日接诊量达到1000人次左右,在这里,基层智慧急救单元已经完成了全部配置。马渚中心卫生院医教科副科长周建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卫生院已经配备了能够跟上级医院联通的信息系统及AI眼镜。
马渚中心卫生院医生通过AI眼镜与上级医院医生共同会诊。受访者供图
急诊急救在基层
“急诊建设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特别是县级医院,急诊平台比市级或者省级医院急诊平台的建设更为重要,很多急危重症病人没有时间转运,只能在当地看病。”赵孝杰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
到2021年底,余姚60岁以上的人群已达30%,老龄化加剧伴随着急诊需求的增加,此外,作为全国43个“千亿县”之一,快速发展的经济同样使得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
如何推动县域急诊医疗建设?在急诊急救大平台的框架和急救信息化体系构建起的稳固地基上,余姚正在努力探索县域急诊急救新模式。
在陈锋眼中,县域急诊建设有两个“重中之重”:高地要高,基层要强。曾在基层卫生院任职的他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如果县里的抢救能力不强,怎么能让人放心把人送到医院?基层乡镇卫生院如果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如何做好早期识别,及时处置?”
培养更多的急诊人才,提升急诊医疗水平,同样是破局的关键之处。2021年8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正式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余姚分院,在医院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
为了让基层出现更多急诊人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提供了灵活机动的教学制度,通过科研指导、学术交流,引入新技术,围绕胸痛、卒中及创伤等三大中心建设,提升县域医院急危重病人救治能力。此外,在余姚,所有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生均须接受同质化的分级培训,每年,他们都要接受急救技能培训考核。
为了尽可能扩大公众对急救技能的掌握,余姚市也在推进公众自救互救体系建设。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名志愿者分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一旦有患者在浙里急救“人人救”app上呼救,120、志愿者、AED设备将即刻响应,织成一张牢不可破的急救网。
陈锋指出,未来,余姚市还将探索余姚空中救援网络体系,满足山区群众的急救需求。“政府推动,资金重视,各部门配合最终实现了整个市的急救体系整合。我们还要继续完善区域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提升急诊急救大平台的能力,推动三级急救体系、院前急救体系、急救信息体系、分级培训体系及公众自救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实现县域急救‘一盘棋’管理。”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属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21032478号-36 联系邮箱:897 18 09@qq.com